根據能源和資源研究所(TERI)的數據顯示,印度使用氫氣的潛在規模是巨大的,到2050年可以增加3到10倍,促進該國向碳中性經濟的轉型。
該研究所在一份題為“印度制造氫氣”的政策簡報中表示,在向碳中和經濟過渡的過程中,氫氣可以為可再生能源和電池提供輔助作用;文章補充道,氫的早期需求市場包括卡車燃料電池、電力部門供需平衡以及工業中替代化石燃料。
印度重型運輸市場將迅速擴大,隨之而來的碳排放既是巨大的挑戰,也是機遇。TERI表示,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充電時間在5到15分鐘之間,而純電動汽車則需要超過90分鐘。
TERI稱,盡管由于電池能夠在24小時內多次循環使用,故而可以提供經濟高效的日間存儲,但它們不太可能在幾天或幾周的時間內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存儲。出于這個目的,氫氣可能是一個更合適的選擇,因為大規模開發氫氣儲存設施的資本成本較低,包括鹽穴或鋼罐。
在印度,目前的氫需求主要集中在化工和石化行業,未來的需求預計將受到運輸、工業和電力行業更多使用的推動。該政策簡報稱,氫可分為“灰色”(由化石燃料產生)、“藍色”(由具有碳捕獲和存儲功能的化石燃料產生)和“綠色”(由可再生電力產生)。
根據TERI說法,到目前為止,印度在獲取太陽能光伏和電池等某些清潔能源技術的制造效益方面取得的成功有限。因此,它現在將綠色氫視為下一個“清潔能源獎勵”,這將需要工業和政府的協調行動。
今年1月,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部(MNRE)前秘書阿南德·庫馬爾(Anand Kumar)表示:“我們正試圖建立氫能任務。氫作為能源可以使鋼鐵,航空等行業脫碳??梢猿洚斈茉摧d體,并可以滿足火車和運輸部門的需求。”
他補充道,政府將不遺余力地分析形勢,并在氫能建設任務的所有適用和未來領域進行研究和開發。(郝芬譯自能源世界網)